国考公务员网 地方站:
您的当前位置:河南省考信息网 >> 时政要闻 >> 重要新闻

100个行测言语理解高频成语,25考公必看

发布:2025-04-28 09:30:14 字号: | |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

  最近很多伙伴都在问言语理解的高频成语,所以今天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了些近年常考成语,共计100个,需要可自行复制或收藏本文!


1.层出不穷(近五年考频 15 次)


接连不断地出现,没有穷尽。“层出不穷”侧重强调不断出现,数量很多。


2.大相径庭(近五年考频 15 次)


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,也指事物区别明显,意见、看法大不相同。“大相径庭”形容相差很大,不同之处很多。


3.不可或缺(近五年考频 14 次)


表示非常重要,不能有一点点缺失。“不可或缺”侧重强调不能缺少。


4.历久弥新(近五年考频 13 次)


经历的时间长久而更加新鲜,更显价值。“历久弥新”侧重强调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新、更有价值。


5.理所当然(近五年考频 12 次)


释义: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。“理所当然”侧重应当如此。


6.相辅相成(近五年考频 12 次)


两种事物互相配合,互相促成,缺一不可。“相辅相成”指两者形成互补,重在缺一不可。


7.不言而喻(近五年考频 12 次)


不用说就可以明白。形容道理很浅显。“不言而喻”侧重道理浅显,不用说就明白。


8.持之以恒(近五年考频 11 次)


长久地坚持下去。“持之以恒”表示长久地坚持做某事。“持之以恒”侧重强调长时间地坚持,不放弃。


9.方兴未艾(近五年考频 11 次)


事物正在兴起、发展,一时不会终止,多形容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。


“方兴未艾”是指新生事物刚刚开始发展,还处于初级阶段。


10.根深蒂固(近五年考频 11 次)


比喻基础稳固,不容易动摇。


“根深蒂固”多指存在时间很久,基础牢固。


“根深蒂固”常搭配抽象的事物,比如观念。


“根深蒂固”是中性词,可以搭配陈旧的观念。


11.潜移默化(近五年考频 11 次)


指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。


“潜移默化”强调影响是无形的,看不到的;


“潜移默化”常搭配物或事,多用于性格、习惯、作风等方面;


“潜移默化”是中性词。


12.一成不变(近五年考频 11 次)


一经形成,不再改变。“一成不变”侧重强调不再发生改变,常用于否定句中。“一成不变”为中性词,但含贬义。


13.故步自封(近五年考频 10 次)


比喻安于现状,不求进步。“故步自封”侧重强调不求进步。“故步自封”为贬义词。


14.人云亦云(近五年考频 10 次)


别人怎么说,自己也跟着怎么说。形容没有主见。“人云亦云”侧重说话上模仿别人。


15.舍本逐末(近五年考频 10 次)


放弃根本的、主要的,而去追求枝节的、次要的。形容轻重倒置。“舍本逐末”侧重舍弃根本的。


16.司空见惯(近五年考频 10 次)


指某事常见,不足为奇。“司空见惯”侧重于事物很常见,偏向客观状态的描述。


17.推陈出新(近五年考频 10 次)


去掉旧事物的糟粕,取其精华,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。“推陈出新”感情色彩较积极。“推陈出新”强调去糟粕,取精华,有去掉旧的,提出新的之意。


18.一劳永逸(近五年考频 10 次)


辛苦一次,把事情办好,以后就可以不再费力了。“一劳永逸”侧重辛苦一次,后边即可不费力气。


19.凤毛麟角(近五年考频 8 次)


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。“凤毛麟角”是褒义词。


20.急功近利(近五年考频 9 次)


指急于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。“急功近利”侧重指急于获取利益。


21.南辕北辙(近五年考频 9 次)


原指本要往南边去却驾车向北,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。“南辕北辙”侧重强调行动和目的相反(文段中一般会出现行动和目的)。


22.水到渠成(近五年考频 9 次)


比喻条件成熟,事情自然成功。“水到渠成”侧重强调条件成熟,事情便会成功,为褒义词。


23.未雨绸缪(近五年考频 9 次)


趁着天没下雨,先修缮房屋门窗,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。“未雨绸缪”侧重强调事先做好准备工作,已有具体的行动。


24.一脉相承(近五年考频 9 次)


泛指同一派别或体系的思想、文化、学术等继承下来。“一脉相承”侧重指同一派别或体系时间上的继承性,主语通常为来自同一派别的事物。


25.因地制宜(近五年考频 9 次)


表示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,制定适宜的办法。“因地制宜”侧重指根据不同地方的不同情况,采取合适的办法。


26.应运而生(近五年考频 9 次)


指适应时机而产生。“应运而生”侧重顺应某一时机而产生。


27.与生俱来(近五年考频 9 次)


指不依靠后天培养和教育,从一出生就拥有的特性或行为。“与生俱来”常指从一出生就有的特性。


28.不胜枚举(近五年考频 9 次)


无法一个一个全举出来,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。“不胜枚举”是中性词,搭配对象比较广泛。


29.浮光掠影(近五年考频 8 次)


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,一晃就消逝。比喻观察不细致,印象不深刻。“浮光掠影”浮光掠影侧重强调留下的印象不深刻。


30.良莠不齐(近五年考频 8 次)


指好的坏的混杂在一起。“良莠不齐”侧重于品质有好有坏,不能用于形容水平、成绩等。


31.望洋兴叹(近五年考频 8 次)


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,现多指做事时因力量不够或缺乏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。“望洋兴叹”侧重指因能力、条件不足而没有办法,表示客观方面做不到。


32.循序渐进(近五年考频 8 次)


(学习、工作)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。“循序渐进”侧重按步骤可逐渐进步。“循序渐进”没有贬义的色彩。


33.举步维艰(近五年考频 7 次)


比喻办事情每向前进行一步都十分不容易。“举步维艰”单纯指这个办事情很难。


34.迫在眉睫(近五年考频 7 次)


已经逼近眉毛和眼睫毛之间。比喻事情已临近眼前,非常紧迫。“迫在眉睫”侧重强调临近眼前,非常紧迫,词性为形容词。


35.轻而易举(近五年考频 7 次)


形容事情容易做,不费力,省事。“轻而易举”强调容易,不费力气。


“轻而易举”既可用于肯定句中,也可用于否定句中。


36.势在必行(近五年考频 7 次)


指某事根据事物的发展趋势必须做。


“势在必行”侧重强调必须采取行动。


37.随波逐流(近五年考频 7 次)


随着波浪起伏,跟着流水飘荡,比喻自己没有主见,随着潮流走。“随波逐流”强调别人怎么做你怎么做。


38.栩栩如生(近五年考频 7 次)


栩栩:活泼生动的样子。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,如同活的一样。“栩栩如生”侧重于形象非常逼真。


39.因势利导(近五年考频 7 次)


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。“因势利导”强调发挥引导作用,主观性更强。


40.崭露头角(近五年考频 7 次)


头上的角已明显地突出来了。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。“崭露头角”表示显示出超群才华,程度较重。


41.纸上谈兵(近五年考频 7 次)


比喻空谈理论,不能解决实际问题;也比喻只是空谈,不能成为现实的事物。“纸上谈兵”侧重强调只重理论,无实际行动。


42.捉襟见肘(近五年考频 7 次)


拉一拉衣襟,就露出了胳臂肘。形容衣服破烂。比喻处境窘迫,顾此失彼,穷于应付。“捉襟见肘”侧重指资金、物质条件、能力等不够。


43.比比皆是(近五年考频 6 次)


到处都是,形容极其常见。“比比皆是”侧重多。


44.此起彼伏(近五年考频 6 次)


这里起来,那里下去。形容接连不断。“此起彼伏”侧重事物不间断。


45.釜底抽薪(近五年考频 6 次)


抽去锅底下的柴火,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“釜底抽薪”侧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


46.莫衷一是(近五年考频 6 次)


意见有分歧,没有一致的看法。“莫衷一是”侧重强调观点、言论不一致。


47.如出一辙(近五年考频 6 次)


好像出自同一个车辙,形容事物非常相似。“如出一辙”强调相似,感情色彩为中性。


48.随心所欲(近五年考频 6 次)


指随着自己的心意,想做什么就做什么。“随心所欲”侧重强调随心意、随意愿。


“随心所欲”感情色彩为中性。


49.无与伦比(近五年考频 6 次)


指事物非常完美,没有能比得上的。“无与伦比”强调非常完美,没有能比得上的;侧重强调完美,程度重。


50.相去甚远(近五年考频 6 次)


指距离很远或相差很大。“相去甚远”侧重指差距大,常用于两个事物之间的对比。


51.一马当先(近五年考频 6 次)


原指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。形容领先。也比喻工作走在群众前面,积极带头。


“一马当先”多了领先的意思,用在对比的语境中。


52.鱼龙混杂(近五年考频 6 次)


比喻好的坏的夹杂在一起。“鱼龙混杂”侧重于好的坏的都有,两者共同存在。


53.蒸蒸日上(近五年考频 6 次)


热气随着时间不断上升。形容事业天天向上发展,十分兴旺。“蒸蒸日上”不能用于形容草木的生长。“蒸蒸日上”偏重“向上”,表明事物在发展、上升及提高,但不一定“繁荣”“昌盛”。


54.有的放矢(近五年考频 8 次)


比喻说话做事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。“有的放矢”强调目的明确。“有的放矢“文段中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。


55.改头换面(近五年考频 5 次)


比喻只改形式,而内容、实质不变。


“改头换面”搭配的范围比较广泛,可搭配问题、项目、建筑物等。“改头换面”是贬义词。


56.各行其是(近五年考频 5 次)


各自按照自己以为对的去做。“各行其是”侧重强调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去做,表示一种做法。


57.鬼斧神工(近五年考频 5 次)


形容建筑、雕塑等的技艺非常精细巧妙,好像不是人工所能制成。“鬼斧神工”搭配对象多为大自然。


58.浩如烟海(近五年考频 5 次)


形容文献、资料等极为丰富。“浩如烟海”常搭配某一研究领域,单纯指资料,书多。


59.交相辉映(近五年考频 5 次)


(各种光亮、彩色等)相互映照。“交相辉映”侧重光亮、色彩等互相映照,使呈现出的效果更好。“交相辉映”一般用于光亮、色彩等美好的景象,或一些抽象的事物。


60.精益求精(近五年考频 5 次)


(学术、技术、作品、产品等)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。“精益求精”侧重做事追求更好。


61.寥寥无几(近五年考频 5 次)


形容稀少,没有几个。“寥寥无几”侧重数量少。


62.鳞次栉比(近五年考频 5 次)


形容房屋或者船只等排列得很密、很整齐。


“鳞次栉比”多搭配房屋、船只,形容其密集、整齐。


“鳞次栉比”侧重整齐、密集。


63.如履薄冰(近五年考频 5 次)


意为像走在薄冰上,形容极为谨慎、小心的样子。“如履薄冰”强调小心谨慎,为中性词,可用于积极或消极语境中。


64.坐享其成(近五年考频 5 次)


意为自己不出力而享受别人取得的成果。“坐享其成”侧重于自己不出力而享受别人取得的成果。


65.并驾齐驱(近五年考频 5 次)


比喻力量、地位、才能不分高下,齐头并进。“并驾齐驱”侧重强调事物之间齐头并进,一起发展。


66.不谋而合(近五年考频 4 次)


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的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。用法“不谋而合”侧重强调事前没有商量,但所表达的观点、使用的方法或行动是一样的。


67.不知所措(近五年考频 4 次)


不知道怎么办才好,形容受窘或发急。“不知所措”侧重遇到问题时不知该怎么办。


68.裹足不前(近五年考频 4 次)


把脚裹住不再前进。多比喻有所顾虑而犹豫徘徊、不敢向前。“裹足不前”侧重因有所顾虑而停止前进。


69.集思广益(近五年考频 4 次)


指集中群众的智慧,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。“集思广益”侧重于集中群众的智慧,而且广泛收集的是有益的意见。


70.坚持不懈(近五年考频 4 次)


形容做事持之以恒,比喻有恒心,有毅力。


“坚持不懈”强调坚持到底,做事持之以恒。


71.琳琅满目(近五年考频 4 次)


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。比喻美好的事物很多。“琳琅满目”侧重强调美好的事物多,褒义词。


72.络绎不绝(近五年考频 4 次)


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,接连不断。“络绎不绝”侧重于某地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。“络绎不绝”多搭配行人、车辆等。


73.密不可分(近五年考频 4 次)


形容十分紧密,不可分割。“密不可分”侧重关系特别密切。


74.瞻前顾后(近五年考频 4 次)


看看前面,又看看后面。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。也形容顾虑太多,犹豫不决。“瞻前顾后”侧重犹豫不决或者考虑周密。


75.置若罔闻(近五年考频 4 次)


放在一边儿不管,好像没有听见似的,形容不重视,不关心。


“置若罔闻”侧重强调不重视、不关心,多指对该去做的事情,不去管、不去做。


76.曲高和寡(近五年考频 4 次)


比喻言论或艺术作品不通俗,能理解或欣赏的人很少。


“曲高和寡”侧重作品不通俗,能理解的人很少,常适用于略显消极的语境。


77.如日中天(近五年考频 5 次)


好像太阳正处在正午时刻,形容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。


“如日中天”侧重事物正处于最兴盛的阶段。


78.生机勃勃(近五年考频 4 次)


形容自然界充满生命力,或社会生活活跃。


“生机勃勃”搭配对象广泛,既可搭配自然界,也可搭配社会生活。


79.妄自菲薄(近五年考频 4 次)


毫无根据地过分看轻自己,指自轻自贱,缺乏自信。


“妄自菲薄”侧重强调没有根据地轻视自己,与“妄自尊大”语义相反。


80.望尘莫及(近五年考频 4 次)


只望见前面人马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,形容远远落在后面。


“望尘莫及”常用于肯定句中,表示落后于人。


81.无可厚非(近五年考频 4 次)


不能过分责备。形容说话做事虽有缺点,但还有可取之处,应予谅解。


“无可厚非”侧重强调有问题但可以接受。


82.相提并论(近五年考频 4 次)


把不同的或相差悬殊的人或事物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。


“相提并论”侧重把两个有差距的人或事物放在一起谈论。


83.心无旁骛(近五年考频 4 次)


形容做事注意力集中,专心致志。“心无旁骛”侧重内心很专注,用于形容做事专注,为褒义词。


84.一针见血(近五年考频 4 次)


比喻说话直截了当,切中要害。二、用法


“一针见血”侧重清楚直接、切中要害,指出问题或者提出批评性意见、建议。


85.筚路蓝缕(近五年考频 4 次)


形容创业的艰苦。“筚路蓝缕”侧重于创业的艰苦。


86.不以为然(近五年考频 3 次)


不认为是这样的,表示不同意。“不以为然”侧重强调对观点表示不同意。


87.差强人意(近五年考频 3 次)


大致还能够使人满意。


“差强人意”侧重强调总体满意。


88.弹冠相庆(近五年考频 3 次)


指因即将做官而相互庆贺。也形容坏人准备登台掌权而洋洋得意的样子。


“弹冠相庆”侧重强调得意的样子,含贬义。


89.等量齐观(近五年考频 3 次)


不管事物间的差异,同等看待。


“等量齐观”使用范围较广,没有特殊要求。


“等量齐观”肯定、否定语境都可以。


90.独善其身(近五年考频 3 次)


原指独自修养身心,保持个人的节操,现指只顾自己,不顾他人或全局。


“独善其身”侧重强调只顾自己,不管别人。


91.独占鳌头(近五年考频 3 次)


借指居首位或第一名。“独占鳌头”侧重强调第一名,搭配对象比较广泛。


92.脚踏实地(近五年考频 3 次)


把脚稳稳地踩在地上。形容做事认真踏实。


“脚踏实地”侧重指做事认真踏实,不表示有把握。


93.截然不同(近五年考频 3 次)


事物之间,界限分明,全然不一样。


“截然不同”侧重事物之间完全不同,程度较重。


94.绞尽脑汁(近五年考频 3 次)


费尽脑筋,想尽办法,指费尽心思去思考一件事情。“绞尽脑汁”是中性词,侧重强调费尽心思,想尽办法。


95.一蹶不振(近五年考频 3 次)


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。


“一蹶不振”一般指受到一丝打击后意志消沉,后续振作不起来。


96.博采众长(近五年考频 3 次)


广泛的采纳各家长处。


“博采众长”明确限定是吸取众多人的优点。


97.耸人听闻(近五年考频 3 次)


使人听了非常震惊。


“耸人听闻”一般用于故意夸大或捏造的事件造成的影响。


98.无孔不入(近五年考频 3 次)


是空隙就钻进去,比喻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(多指做坏事)。


“无孔不入”侧重强调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,为贬义词。


99.饮鸩止渴(近五年考频 3 次)


比喻采取极有害的方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,不顾严重后果。“饮鸩止渴”侧重于方法是有害的,且不顾长远的。


100.匪夷所思(近五年考频 1 次)


指事物怪异或人的言行离奇,不是一般人按照常理所能想象的。“匪夷所思”侧重强调非常离奇,很难理解。“匪夷所思”常搭配思想、言谈、事情等。

\

 

备考提醒
早一天复习,多一份把握

如果你也准备考重庆公务员,2025年河南公务员考试和河南国考就是一次机会。正所谓“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”,充分地准备是备考顺利的关键,如果你打算报考2025年河南省考,就要提前准备复习相关事宜,从容备考。要注意:公考竞争一年比一年激烈,高分入面等情况数不胜数。想要顺利“上岸”,优秀的复习教材是必不可少的——2025年河南公务员考试用书(免费赠送130+课时知识点精讲,18000题在线刷题、200多套模拟题在线模考),讲解清晰,指导明确,无线刷题,适用于2025年河南公务员考试备考!同样适用于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。有志加入公务员队伍的考生要早日备考,争取在考试中顺利上岸!

公务员考试想上岸,教材是关键~

\

¥290.00

点击抢购


\
点击购买>
 


点击分享此信息:
没有了   |   下一篇 »
相关文章相关文章
RSS Tags
返回网页顶部
CopyRight 2025 http://www.hngwyw.com.cn/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5022290号-40
(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)XML